孔雀魚繁殖與其他魚類不同,雌雄孔雀魚在外型及顏色上都不很相似,有時會使人感到是兩種不同品種的熱帶魚。雄魚體長3厘米左右.尾部長占全長的2/3左右;雌魚體長5厘米左有,尾部長占全長的二分之一左右。雄魚體色艷麗,有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紫等色.基色調有淡紅、淡綠、淡黃、紅、紫及孔雀藍等色。尾鰭上的花色巨形奇特,有1-3行排列整齊大小一致的黑色圓斑點或是一個彩色大圓斑。由于不斷的進行人工雜交選擇,培育出很多不同花色的孔雀魚,有的斑紋發光,有的滿身銀點閃爍,有的分段為綠、紅、黑色。雌魚的體色不如雄魚美麗,色彩也較為一般,尾鰭呈鮮艷的藍色、淡藍、黃色等,上面散布著大小不等的黑斑點,其他的鰭顏色較一般。
孔雀魚繁殖的水溫要求
孔雀魚是一種比較容易飼養的熱帶魚,它對水質要求不很嚴格,甚至可以在污水中生活,在沒有調溫和充氣設備的水族箱中也能生活良好。對水溫的適應性也較強,在16℃的低溫中和35℃的水中均可正常的生活一段時間,最適合其生長的水溫為22~24℃??兹隔~喜微堿性的水質,以pH值7.2-7.4最為適合,但也適應中性的水質。
孔雀魚的擇食也較廣泛,它喜食水蚤、孑孓及絲蚯蚓等鮮活動物性餌料,也吃粹雞蛋黃、饅頭渣,對植物性餌料也較喜愛(可以喂一些用水焯過的菠菜葉)。
孔雀魚的繁殖的特征
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很強,4-5月齡性腺成熟,雄魚便會追逐雌魚進行交尾。為了提高雌魚腹內的魚卵受精率,親魚雌雄比例最好保持在1:4,并且所用雄魚必須是一個品種,以便后代保持親魚的優良品質。為了保證繁殖成功,水族箱內水的PH值要保持在6.8-7.4,水溫在24-26℃,水的硬度為8度(或6-11度)。然后將挑選好的雌雄親魚放在種好水草的大水族箱內,每天精心飼喂足量的水蚤、孑孓等活的動物性餌料,待到雌魚腹部膨大后,就可將雌魚撈出(雌雄魚的區別辦法是:雌魚腹部膨大時,近肛門處有一塊明顯的黑色胎斑.臨產前肛門突出。而雄魚背鰭長條形,腹部不膨大),在同種水質的另一水族箱內產仔魚(孔雀魚是卵胎生)。由于雌魚大小不同,每次產仔魚多少也不同,少則l0多條,多則60-70條。仔魚被產出體外后,就可自由游動,并開始攝食。仔魚個體小,可喂一些過篩的小水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