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蟹大小,看水草”,由此可見水草在池塘河蟹養殖中的重要性。筆者根據多年的養殖實踐,將蟹池水草栽植與養護技術介紹如下,供養蟹者參考。
1、水草種類
蟹池中的水草應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為主,浮葉和漂浮植物為輔,以達到調節互補作用。沉水植物主要有:輪葉黑藻、苦草、伊樂藻等。挺水植物主要有:蒲草、蘆葦、茭白、等。浮葉植物主要有:荇菜、莼菜、菱角等。漂浮植物主要有:水花生、空心菜、浮萍、青萍等。
2、總體布局
蟹池深水區以栽植沉水植物及浮葉和漂浮植物為宜,淺水區以栽植挺水植物為佳。河蟹養殖池內應注意保持適口水草的穩定性和多樣性。
3、種(栽)植方法
①伊樂藻
伊樂藻發芽早,長勢快,在早期其他水草還沒有長起來的時候,只有它能夠為河蟹生長、棲息、蛻殼和避敵提供理想場所。伊樂藻生長期長,能再生,冬天亦不會枯萎。但伊樂藻不耐高溫,當水溫達到30攝氏度時,基本停止生長,也容易臭水,因此伊樂藻的覆蓋率應控制在20%以內,養蟹者可以將其作為過渡性水草進行栽植。伊樂藻在冬春季進行栽插。方法是將草3~5株-束扦插入泥3~5公分,留泥上15~20公分。株行距50公分×50公分。用量(667平方米使用量,下同)為10~15千克。栽植區水位約30公分。也可將伊樂藻截成10公分長的莖,像插秧一樣,-束-束地插入有淤泥的池中(每束10~15株),株行距為20公分×20公分,用量為40~60千克。
伊樂藻
②輪葉黑藻
輪葉黑藻的特點是耐高溫、生長期長、適應性好、再生能力強,是河蟹喜食的水草之一,適合于光照充足的池塘及大水面播種或栽植。輪葉黑藻被河蟹夾斷后能節節生根,生命力極強,不會敗壞水質,因此這種水草的覆蓋率可達40%~50%。栽植采取移栽植株法,在谷雨前后采集水草,用濕黏土包根或包莖節捏成團,投入水域,用量為30千克。也可采集種子第二年開春播撒,任其自然生長。